为切实做好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1月17日上午,我校2024年度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协调会在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委员施向阳、校党委委员、学生处杨如江、财务处处长吴萍、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副院长孟红军、各院部及职业工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施向阳主持。

会上,许梅汇报了2023年度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情况:2023年度,我校新增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目前认定工种累计达15个;共进行28批次技能认定,共培训2902人,有2458名学员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各相关部门、院部共计开展社会培训13051人次,顺利完成了我校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

孟红军汇报2023年度各相关部门、院部的社会培训完成情况,以及我校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县市区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职业认定方面情况。各院部负责人对《关于社会培训、职业认定工作人员岗位及补贴标准(讨论稿)》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细化、实化《关于社会培训、职业认定工作人员岗位及补贴标准》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施向阳作总结发言。他表示,2023年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亮点突出,在培训批次、培训人数、培训收入方面较往年均有很大的突破。他指出,2024年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突破:一是对标对表、明确任务。对照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相关指标,积极部署,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尽快完成工作指标任务。二是不断创新、主动作为。思路决定出路,各部门、二级学院要充分利用学校在职业认定方面的影响力,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机构对接,争取承接更多的项目。三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通过2023年的实践摸索,社会培训和职业认定工作各环节工作任务均已清晰,继续教育学院要完善、改进《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非学历工作办法》,充分发挥非学历管理平台的作用,完善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开源节流、提质培优。继续教育学院要严格落实“管办分离”精神,拓宽招生宣传渠道,强化财务管理,合理分配,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同时要立足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我校职业认定新工种。(文图:蒋涛 初审:马亚鸣 复审:孟红军 终审: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