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17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不断满足养老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依托护理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结合现代康养服务业发展趋势,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备老年健康照护、康复保健、养老机构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有爱心、懂技能、善创新的”康养服务人才。
培养方式
高中起点三年制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救死扶伤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老年健康服务行业的老年保健、老年健康照护等岗位(群),能够从事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照护、康复保健、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和养老机构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主修课程
本专业以OBE成果导向为基础,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老年生理与心理概论、传统中医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与食疗、老年常见疾病概要、老年心理特征与护理。
(2)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基本照护技术、老年康复保健技术、老年健康管理、老年膳食营养与保健、老年人沟通技巧、老年活动策划、医养结合机构运营管理。
(3)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老年社会工作、智慧养老技术、养老环境与康复辅具评估管理、老年健康教育、家庭管理实务、老年政策法规与伦理等。
专业教学团队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热爱老年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严谨、认真、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的专业教学团队。团队融合学校高质量公共基础师资,专业基础课教师中博士 2 人,护理及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师 4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 15 人,硕士 18 人,双师型教师 27 人,省级教学名师 7 名,院级教学名师 2 名,省级教坛新秀 3 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1 名,百位卓越教学名师 1 名。近五年,教师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余篇;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多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教师及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10余项。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仁德高尚、爱岗敬业、慎独自律、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各级民政部门、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单位,从事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管理师、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及其他健康服务人员等岗位,培养具备老年人康复保健服务能力、老年人综合健康评估能力、老年人日常照护和应急处理能力、老年人健康教育能力、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以及具备养老事务管理和智慧养老基础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以“老年人为中心”,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岗位标准,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老年保健人才为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各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总体教学设计和安排以实操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在实操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的渗透,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上海、苏州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深度合作,遵循岗课对接、课证互通原则,强化老年日常基础照护课程。作为 1+X 试点单位,融入失智老人照护、老年照护、老年康体指导等证书的课程;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基础,对接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重构课程内容,育训结合,为养老行业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训条件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智慧居家养老实训室、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实训室、老年康复实训室等情景模拟实训室。校外与滁州市养老服务中心、长三角地区知名养老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生培养方面,近三年来,指导学生获长三角地区及安徽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指导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等获得省三等奖一项;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出色,1+X技能证书通过率95%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肯定,为安徽省特别是滁州及长三角地区培养了诸多优秀的老年康养服务工作者。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公司、智慧养老科技企业等从事养老服务策划、健康管理、机构运营及技术应用等工作。同时,专业开设专升本和职业资格考证辅导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