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简介
专业介绍
助产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特色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迄今已有67年的办学历史,是安徽省“双高计划”护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助产专业自2011年开始高职自主招生,2015年至今获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省级骨干专业” “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近十年助产专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技术开展、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常年稳居高位。本专业以“守护生命起点,赋能母婴健康”为核心,立足“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培养具备现代助产理论、精湛临床技能及人文关怀能力的高素质助产人才,致力于降低孕产妇与新生儿死亡率,提升生育质量及母婴照护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医院、母婴照护等机构的助产、护理及相关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科学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助产、临床护理、母婴照护、社区护理等工作,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主修课程
主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病理、药理、遗传与优生、护理导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助产学、产后康复、围产营养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与法规、助产心理学、急危重症护理、中医适宜技术、母婴护理、传染病护理、精神病护理等。根据行业需求,本专业特设母婴照护方向和社区护理方向两个特色方向课程模块。通过系统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助产、临床护理的核心能力及岗位专项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院、母婴护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从事临床护理、助产、母婴保健等工作。
专业教学团队
2020年获批省级专业教学团队。融合学校高质量公共基础师资,专业基础课教师中博士2人,专业教师58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6人,硕士25人,双师型教师35人,省级教学名师4名,院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坛新秀3名,院级教学新秀3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百位卓越教学名师1名。专任教师队伍梯队结构合理。兼职教师均为来自临床一线的临床专家和技能骨干,聘请产业教授担任校外专业负责人,实行双负责制。团队教师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多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适应助产工作发展趋势,满足区域性社会需求为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具备三大平台两大模块组成。三大平台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两大模块。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总体教学设计和安排以实操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在实操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的渗透,传递“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与实操教学一体化,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助产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相似,但专业实践要求差异很大,应结合专业需求设计适合助产专业的见习、实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各级医院、社区、母婴保健行业从事助产、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产专业是关系到两条生命的特殊职业,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特殊时期的生活事件,因而需要助产士能在各种不同情景下为其提供有效地、全方位的护理。由于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学历层次的差异,年龄差异,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人文关怀能力方面较欠缺。教师结合助产专业的特点,将人文关怀的培养贯穿到教学之中,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以学科体系为主线,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置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实训中心。满足各专业、各层次助产学生及在岗医护人员的学位教育、在岗培训、继续教育,以及专科助产人员的培训。基地持续更新建设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建设了1+X母婴项目实训室和技能大赛训练室,改建了外科高仿真手术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投入使用等。校外实习基地包括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高水平三级医院10余家。
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比赛等多项比赛中获得省级奖项。双证获取率不断攀升:专业目前还没有助产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主要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来进入行业门槛。我校助产专业近3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5%,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肯定,为安徽省特别是滁州及长三角地区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医院、社区、卫生院、母婴护理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从事临床护理、助产、母婴保健等工作。同时,专业开设专升本和职业资格考证辅导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