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一场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青年座谈会在图书馆阅览室开展,校党委书记王燕永出席座谈会并与师生们亲切交谈,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以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为契机,共话青年使命与担当,现场气氛热烈。

读书分享——汲取先辈精神力量。活动以《觉醒年代》读书分享开场。同学们从强军报国、科技创新、文化自信等不同角度解读了《觉醒年代》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身感悟谈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同学们的分享掷地有声,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育人故事——点滴陪伴诠释责任。辅导员代表以“以爱为帆,护航青春成长”为主题,分享了育人工作的生动实践,讲述了辅导员在青年成长中的陪伴与引领。王文君、申雅婷、雷曼和叶媛媛依次分享了凌晨陪伴学生就医、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等真实案例,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彰显了新时代思想引领的温度与深度。

理论赋能——思想之基铸牢信仰之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立足理论高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实践要求,结合思政课教学案例,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遥远的命题,而是每一位青年用脚步丈量、用双手创造的生动实践。思政课教师们的发言既有理论厚度,又贴近青年实际,为青年学子指明了信仰扎根的方向。
书记寄语——以历练成就时代担当。王燕永认真倾听青年心声,并寄语青年,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以五四精神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时代强音的传播者”;要秉持“修德立身,精技立业”的校训,在校园治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主动担当。并指出教师要结合青年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引领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更成为滁城院青年锚定方向、接续奋斗的起点,通过读书分享、实践交流与理论探讨,与会青年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角色与责任,当五四精神与现代化征程在此刻交汇,属于新一代青年的觉醒故事,正从校园教室、乡村田野、社区服务中蓬勃生长。(文:杨阳,图:陈冉,初审:陈婷婷,复审:张秀梅,终审:秦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