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系概况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滁州卫生学校医学技术系。办学50多年来,一直秉承务实、严谨、博爱、创新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提升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学主综合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夯牢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设有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美容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临床医学、医学生物技术8个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服务性)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先后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教学团队”。已毕业学生万余名,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
机构设置
医学系目前下设六个教研室:检验教研室、康复教研室、美容教研室、化学教研室、药学教研室、临床医学教研室,承担卫生类各专业10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学科研成果
医学系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30余部,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科研课题40余项,市、院级教科研课题5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省级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MEDICAL GAS RESEARCH》、《JOURNAL OF MOLECULARNEUROSCIENCE》、《TOXICOLOGY LETTERS》、《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蚌埠医学院学报》、《现代职业教育》、《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承德医学院学报》、《中医药临床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理学》等在线课程资源库。
实践教学
坚持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拥有10050M2的现代化校内实训基地,设有寄生虫检验实训室、显微镜实训室、解剖实训室、美容护肤实训室、生物遗传实训室、康复技术实训宝、言语治疗实训室等56个实训室,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生命科学馆”1座,数码互动显微镜室1间,VR实训室1间,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校外见习、实习医院和企业有31家,形成了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能充分满足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教学要求。
师资队伍
医学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临床技能扎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现有专、兼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6人,高级讲师6人,讲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9%。“双师素质型”教师47人,占77%。博士2人,硕士22人,省级卓越名师1人、教学名师3人、线上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2人、线上教坛新秀1人,市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各专业、学科师资力量雄厚。
人才培养
医学系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落实立德树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注重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思政”协同功效,实现“三全育人”,成效显著。“医康+”爱心医疗服务队获得2018年团省委“文明实践志愿行青春奉献新时代”志愿服务作品征集主题活动“三等奖”;在2018年安徽省职业院校大学生企业文化演讲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安徽省2018年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2018年医学检验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2019年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女子组接力赛一等奖3项、在2020年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一项、在2021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3项、在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一等奖2项等。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毕业生就业,近三年来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重视专科和本科教育的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学生专升本的需求,为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提供了知识、能力、素质等保证。同时各专业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进一步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专升本比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系2021年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文史类
理工类
计划数
最低分
排名
药学
30
411
118939
2
201
220930
中医康复技术
34
410
119441
药物制剂技术
36
405
122187
医学美容技术
38
401
124852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临床医学
70
新专业
10
医学生物技术
志愿代码:9345
欢迎咨询招生热线:400-00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