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热点文章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医学院范威博士在交叉脱氢偶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日期:2023-09-07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医学院药学系博士范威在交叉脱氢偶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发表在JCR Q2区期刊《Tetrahedron》正刊上,题为I2/DMSO-mediated C(sp2)-S bond formation between heterocyclic enamines and triethylammonium thiolates。范威为论文的独立兼通讯作者,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为第一单位(图1

1  论文截图

磺酰化的吡唑衍生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增殖、抗癌等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如何省时高效地合成该类衍生物,一直是有机化学的热点话题(图2)。

2  含有亚磺酰化的吡唑骨架的活性分子

该论文报道了在微波条件下,杂环烯胺与三乙胺硫醇衍生物在I2/DMSO介导下的高效氧化脱氢偶联反应,通过C-H亚磺酰化策略以高产率构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双杂环对,即吲哚-2--吡唑、吲哚-2-酮异恶唑和吲哚-2-酮异噻唑。本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官能团相容性,其中I2作为催化剂,DMSO作为溶剂和温和的氧化剂。有效弥补了已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图3)。

3  本方法与已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高分辨质谱证实。为了进一步确证产物的结构,测试了吲哚-2--吡唑吲哚-2-酮异恶唑的单晶,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4  吲哚-2--吡唑衍生物的单晶图

5  吲哚-2-酮异恶唑衍生物的单晶图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0402023000030

/文:范威;初审:周明月;复审:徐旭;终审: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