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高校共青团改革情况

发布日期:2021-11-29    点击: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高校共青团改革情况


为落实团中央联合教育部下发的《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按照《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实施方案》要求,接受广大师生监督,现将我校截至202111月共青团改革情况公开如下。


一、改革自评表

二、推进改革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准政治方向。

(二)坚持党建带团建,发挥党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共青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推进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四)坚持深入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发展、创新,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三、政治教育机制

我校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目前全校共有团支部225个,今年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覆盖率100%,团支部平均理论学习次数 18 次。已组织开展的校级理论学习有: 革命功臣先进事迹报告会、劳动榜样进校园事迹宣讲会、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专题培训、百年党史我来学等活动。

团组织推优环节在对拟推荐名单公示至少五天后确定推优人选,向党总支推荐。2021年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共151人。校内团组织推优入党制度文件《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共青团推优入党实施办法(试行)》。

把推优入党作为团组织履行团的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规定,完善党、团组织联合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工作机制,使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团员比例达到100%

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实践导向,深入社会基层学习锻炼;2021年校级“青马工程”学员共70人,院系级“青马工程”学院共430人。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常态化监测,强化各类团属阵地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做好舆情处置。

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比例达100%, 2021年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共151人。校内团组织推优入党制度文件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2021年校级青马工程学员共70人,院系级青马工程学院共430人,附培养方案:


四、实践教育机制

2021年全校共有1208名同学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828名同学参与志愿服务,165名同学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

已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双选会等6场就业帮扶活动,覆盖1937名同学。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活动,62名同学11个项目参与校赛,48名同学8个项目参与省赛,获得银奖1项、铜奖7项等奖项 。

“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情况简述:我院正研究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制度包括学分制、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精品课程等。


五、组织建设机制

构建党委领导、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格局,有效覆盖各类学生群体。校团委协助学校党委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人员的遴选把关和日常教育,严格管理监督,严肃述职评议制度,从骨干力量配备上保障团学组织形成合力。按照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严实团组织、学联组织从严指导管理学生会的政治责任。按期规范召开校级和院系级团的代表大会。

加强团员教育管理,结合“两制”每年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开展支部共225个,占比100%;构建阶梯化激励体系,学社衔接发起率达100%,学社衔接率达97.6%。突出团支部在班级同学思政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工作中的引领主导作用。完善支委会和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倡导学生党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鼓励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持续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励先进团支部,整顿后进团支部,未达标的团组织及其委员不能参评团内荣誉。

学生会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1次学生会组织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巩固健全改革机制,坚持精干职能、精简机构、力量下沉,按期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改革建设情况按要求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聚焦学业就业等学生核心需求,形成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

坚持从严治会,师生对学生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1次学生社团工作汇报。

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审批和管理,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思政类、志愿公益类社团指导教师为中共党员。


六、保障支持机制

(一)提高党建带团建实效。学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共青团工作,有指导、有安排、有支持。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团的工作考核分值在党的建设考核分值中占比暂时未明确,正研究制定中;依照标准足额核定团委专职干部职数、编制并严格按标准配备干部。

(二)健全指导落实机制。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将“党建带团建”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学院正在研究完善团干部在课时计算、职称评定、职级待遇、工作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政策。

(三)建立述职评议制度。各系团总支书记每年须向学校团委述职,其评价结果须区分不同等次,考核结果报送党委组织部备案,并反馈给各系(院)党组织。院党委组织部和院团委要强化结果运用,将教师团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与评价结果挂钩,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及时调整。

(四)强化经费支持保障。将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在学校2021年度经费预算中,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足额划拨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根据工作任务,从党建经费中划拨一定团建经费,保障分团委工作有序开展。完善项目化工作机制,实现团内重点工作以可度量的项目在学校落地。


七、校团委主要负责人

校团委共有专职工作人员3个,挂职工作人员2个,兼职工作人员1个。

姓名

部门

职位及分工

政治面貌

是否为专职团干部

周慧

院团委

团委书记

中共党员

陈婷婷

院团委

团委副书记

中共党员

王旭

院团委

干事

中共党员


共青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1年11月29日